香港特首:贸易战没有赢家 积极寻求双边自贸协定

“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限制贸易就限制了竞争、限制了创新。” 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香港经验与视角”分论坛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指出,“没有人会成为贸易战的赢家,要对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逆全球化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

梁振英表示,自由贸易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商品、服务自由便利流动,使世界总体受益。 “要解决国内经济困难的话,要采取其他措施找到新方法,包括提供更好收入的工作、创新和其他领域建立各种分销更加公平的体系才行。”

他坦言,香港作为WTO的创始成员之一,其经济的成功与自由贸易关系密切。作为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小型经济体,香港充分利用自身与内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连接,促进商品、服务、人才、资本的流通。

“目前反全球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除了政治原因以外,这些经济体本身也面临一定的深层次问题,包括制造业向海外市场转移,但是在其它地方比如东亚国家,人们仍然相信自由贸易和投资带来的好处。”怡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亚太经合组织商贸咨询理事会中国香港代表Anthony NIGHTINGALE指出。

同时,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董事局主席、前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则指出,逆全球化趋势的根源在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停止贸易并不能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对于身处全球化趋势中的国家而言,国内政策调整非常重要。”

“赢家是中等收入的那一些人,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有两亿人,印度、印尼分别有几千万人,还有巴西、墨西哥等,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是赢家。同时,世界上5%最富的人也是赢家。相反,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穷人则没有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成果,全球最富的10%-20%人群则面对财富增长停滞的困境。”陈坤耀坦言。

双边自贸协定亦可推动全球化

一直以来,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成功把握了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机遇。

然而,随着WTO等多边自由贸易协定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香港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目前反全球化形势也不至于这么悲观。并不是反全球化,而是另外一种程度的全球化。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的并不是多边主义,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应该更好的利用这样的机会。多边主义是很好,还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就是通过双边化来加强全球化。香港也在和很多的国家、地区进行沟通。”陈坤耀说道。

事实上,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直接拖累了香港的贸易进出口。香港2016年全年的货物出口微跌0.5%,今年1月的跌幅则扩大至1.2%。

“尽管香港只有1100平方公里面积,七百万人口。但是香港是全球第八大贸易经济体,多边贸易体系是我们成功的基石。但在过去十几年,在WTO达成一致变得越来越困难。”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坦言。

他续称:“香港在尝试达成更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现在已经达成了四个相关协定,包括和中国内地、智利、新西兰,我们正在努力和东盟各国签署类似的协定。除此之外,香港已经与19个经济体签订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并且正在和伊朗、俄罗斯进行相关谈判,与墨西哥也有了谈判的草案。”

同时,陈坤耀指出,相比一些大型的多边贸易协定,小范围的贸易协定谈判系数可以大大降低,“最终实现多边贸易,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可以设立亚洲自己的方式,以循序渐进、非正式化、更具灵活性的模式来实现,这样的方式更有效率。考虑到TPP这类贸易协定涵盖面太广泛,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等,这些谈判耗时太长。”

WTO仍能发挥作用

自2001年启动以来,WTO的多哈谈判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拉锯式谈判,仍然原地踏步。存在感不断下降的WTO是否已经过时?

多哈回合谈判为国际贸易改革订下了颇为进取的改革计划,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一个统一的贸易协定。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政策问题上陷入僵局,多哈回合在其后历经多次谈判但均未有更多进展。

“当下有个流行的说法认为WTO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去不复返了。但我觉得这比较片面。WTO在过去15年里,的确未能充分发挥谈判的功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诸如欧盟与美国之间考虑双边贸易协定,这当然牵涉很多地缘政治的因素。”前WTO首席经济学家罗柏年表示。

同时,他坦言,WTO不应仅仅局限于谈判的功能,还应该发挥其在规范商业操作以及制定国际贸易的规则、以及一直以来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的作用。

对此,陈茂波亦指出:“WTO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基于规则之上的一个系统,用这种非常开放、透明的谈判规则来清除障碍、解决争端。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把政治和经济割裂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几年WTO进程如此之慢。对于像香港这类小型经济体而言,与其等待WTO的谈判成果,不如采取更为灵活和主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