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上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4%,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下降0.5%,服务价格上涨3.5%。和1月份相比,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

记者了解到,由于2017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所以当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为近一年最高。

进入2月,这一数据迅速回落,同比增长仅为1.1%,是从去年9月至今同比增幅最低的一个月。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46个百分点。

从具体分类看,鲜菜价格下降浮动最大,为25.6%;蛋类价格下降16.2%;畜肉价格上涨1.5%(其中猪肉价格下降0.5%);鲜果价格上涨2.2%;水产品价格上涨3.9%。

此外,跟1月“春节月”相比,食品各类价格均出现了下降。比如,鲜菜价格下降9.5%;蛋类价格下降6.6%;畜肉价格下降0.4%。

“春节和暖冬是影响CPI‘大起大落’的主因,今年1月、2月份春节错位,使得与节日消费有关的价格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去年冬天天气总体较好,未出现大范围降雪降温等极端天气,使得鲜菜等生产和运输没有受到影响,这些产品的价格也比较平稳。春节因素和暖冬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今年前两个月的翘尾因素变化很大。”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

此外,2月份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4升1降2持平。其中: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4.9%、4.4%、4.3%、0.8%;衣着价格下降2.1%;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持平。

环比方面,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4升3降。其中:居住、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5%、1.0%、0.8%、0.2%;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7%、0.9%、0.1%。

从数据可以看出,北京的服务类、居住价格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处于涨幅“领头羊”。即使跟去年相比,居住价格也上涨了1.5%。

业内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居住、服务类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CPI下降空间不大,可能呈上行趋势。但由于短期内核心因素食品价格对进一步推高CPI的压力并不显著,所以CPI涨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