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鼓励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文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日前由人民政协报·健康周刊主办、江苏畅游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体育智库沙龙在北京举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体育界专家、基层与会代表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畅所欲言,现摘要发表,与读者分享。

——编者

蒋效愚:体育产业需规范引导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迎来飞速发展的春天,大量企业、金融机构加入到体育产业中来,体育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之前的0.4%上升到2015年的0.8%,体育产业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2015年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让冰雪体育产业的关注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对于体育产业,希望政府能够从宏观上加强指导、引导和协调工作。首先,从宏观上引导体育产业的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至于形成恶性竞争。我国产业发展一哄而上的现象比较常见,体育产业要未雨绸缪,加快制定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引导投资;尽快完善体育产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部门、企业协调合作,形成合力促进体育产业落地。完善体育主管部门的深化改革,促进体育产业全产业链的科学发展。企业对于体育产业的投资要有长期规划,要耐得住性子,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和浮躁心理。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只有潜下心来踏实做下去才能成功,如美国橄榄球超级碗大赛,决赛广告每秒钟价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而这辉煌的背后是超级碗30多年的专业经营和坚持。企业家需要有这种定力,以工匠精神钻研我们的体育产业,只有这样体育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充满活力的发展。

(蒋效愚,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孙晓华:体育产业要多元化平衡发展

发展体育产业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另一方面是拉动民众的体育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有好的产业基础、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要补足短板发挥长板,促进体育产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要扩大体育产业的覆盖面,增加体育品种和项目,如一些新兴的马术、游艇、汽车、摩托车等项目要积极引进。要完善服务,强化管理,为群众提供优质舒心的体育健身体验。要塑造中国体育产业品牌,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促进体育服饰装备、旅游、传媒、影视等品牌的建设和传播。

(孙晓华,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张景安:科技创新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实现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是重要的支撑和路径。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创新强国,我国各地产业的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创业创新氛围浓厚。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发展的新途径,在创新产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体育产业,也是各行业创新速度最快的之一。如可穿戴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我们的大健康产业密切相关,可以提醒人们什么时候该运动了、什么时候该喝水了、什么时候血压升高了等,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与增强健康相关的科技项目有很多可以做。健康需要科学,科学也要服务健康,这两方面可做的内容都有很多。

要发展好大健康产业,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政府决定公平,市场决定效率;社会要服务好,做人要讲诚信,这些方面都要解决好。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康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年轻人地培养很重要。

(张景安,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原社长)

梁衡:建立科学标准化的体育产业体系

在文娱活动、医疗保健和体育等幸福产业中,体育是最弱的,而体育恰恰又是最根基的东西。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政府要思考如何把体育产业搞活,企业家要找到体育产业发展的模式。对于健身项目,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量化的体系,比如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老年人的锻炼标准又是什么。要擅于利用媒体宣传,生产大家喜欢、注意力高的体育节目。我们有那么多体育项目,比如锣鼓、龙舟等,能不能编一个奥运会以外的和幸福指数有关的项目总目录,搞一个普查,做一个基础工作,文艺界搞了文化遗产,我们体育界能不能搞一个类似的体育文化遗产目录?

(梁衡,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王瑞璞:生命要有长度更要有健康宽度

人们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预期寿命都在不断提高。但只是寿命的延长而没有质量保证也没有意义。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有3330万是失能老人,他们的生命质量很差。另外,我国国民的生活饮食习惯不是很合理,要健康长寿、要发展,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要增加健康产业的投资,要将健康产业打造成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王瑞璞,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

刘扶民:加强体育锻炼强健青少年体质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体育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情况都比较好,但在力量、速度、心跳、握力等方面的指标并不理想,甚至有孩子出现长跑时倒地猝死的情况,这些都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在身体素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加强体育锻炼对他们的成长非常关键。

健康中国建设中,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更是为了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参与体育的过程相当于自己人生的奋斗过程,你需要为比赛做好准备、需要读懂规则、需要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要学会胜不骄败不馁。要克服体育训练、比赛中的各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这些对于青少年完善人格的养成至关重要。

(刘扶民,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

陈恩堂:投资体育产业需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向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2%~3%,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才0.8%,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机会。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起符合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体系,不断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只有做好这一条,我国的体育产业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发展壮大。同时,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要

把握好三要素:时机、力度和切入点。时机就是要看好某产业发展正处于什么阶段,是上升、平稳还是下降。如中国的体育制造业占了全世界的60%多,一定是需要转型升级的,这个时候投资一定要想好如何转型,不然盲目进入就很难;所谓力度,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本,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做好投资节奏,这个一定要把握好;而切入点就是要选好从事的行业类别,这个需要仔细衡量。

(陈恩堂,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

张明: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体育生态圈

我国体育产业几十年来经历了飞跃式发展,体育产业中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33%以上。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在进一步升级发展,各省市目前在发展成立体育产业基金、建立体育产业基地、成立体育协会、建立体育智库,多渠道、多角度发展体育产业。下一步需要着力考虑体育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问题。要以幸福产业的理念来发展体育产业,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幸福产业的理念,幸福产业初步界定包含的范围是文、旅、康、养、体、教育培训六方面,这六方面跟体育的发展都有最直接的关系,体育是健康中国的组成部分。下一步要通过幸福产业来引领发展体育产业,在幸福产业内部跟国计民生产生化学反应,挖掘体育产业价值链,发掘消费潜力,打造全产业链。体育自身是一个全产业链,本身是一个闭环,但对于与其它产业融合来看又是开放环,要建立一个以体育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要打造优质的体育产业供给体系,提供高品质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目的在于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体育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主要问题是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要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撑体育产业发展。“放”是解决好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问题;“管”是要建立包容而有效的审批监管方式,政策制定要有力度、精度和实度,投资者和企业要更好地执行产业政策;“服”是如何建立优质的供给服务体系。政府在降低企业制度成本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主体的规范作用。

(张明,国家发改委社会司社会发展处处长)

张栋:健康休闲产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市场主导

健康休闲产业是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一项重要支撑。发展体育休闲产业首先要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就是需求主导、问题主导,而不是政府行政主导,群众对于健康健身的需求就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导向,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创新驱动是要用新的体育产品去替代旧的,积极引入新项目、新平台、新赛事、新业态和新技术等。政府要优化职能,为体育健康休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健康休闲产业的发展关键要加强群众的参与度。国务院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对各省市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规划。全民健身必须大众参与,健身要成为大众习惯的生活方式,才会经常性参加。同时要有一套完善的体育产业模式,让体育产业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一个良性发展的体系中实现多元化发展。

(张栋,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巡视员)

刘彤:江苏做好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辐射长三角

江苏是体育竞赛大省,每年全省举办全国以上的竞赛活动250项以上。利用竞赛平台,江苏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显现。通过大型赛事的举办,还促进了江苏在长三角区域的优势发展地位。

在新的形势下,要找到适合发展要求的新思路,做好转型。在赛事举办上要由政府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转变,在内容和形式上要由观赏性向群众普遍参与性上转变。要促进竞赛活动多元化。基于江苏经济和区域优势,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界竞赛品牌的打造。

(刘彤,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

吴晓林:垂钓文化交流促进产业高速发展

钓鱼运动有助于颐养身心,是非常健康的一种户外休闲运动,有利于人们亲近自然、放松压力,更好地去生活。对于体育产业也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它的外延很广,涉及户外、汽车、农家乐等。目前,喜欢钓鱼的人群越来越多,钓鱼人的最大需求就是钓出快乐,享受那份安静怡然的运动休闲时光。我们筹划设定了中国钓鱼教练员一二三级认证体系,这得到了很多高等院校的支持,对于钓鱼运动的推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国际垂钓文化交流可以促进钓鱼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带动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

(吴晓林,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会员发展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