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音韵来自阴阳五行的变化,是人天合一的文明,也是祖先在实践中,将不到40个声韵系统系列化而生分成106部字韵的奇迹。

当然五音同化五行,现代的音乐的音域大大扩展,从七音的基本音到越加全面的更多高低音,升降音半音阶,是复合道生一,生万物的大道源生原理的。诗词文化艺术的古韵源于大道原理,是古人先贤生活与实践智慧的结晶。

这个106音韵部,过去我认为是束缚人的,是为科举制度的难度而有意设置的门槛,和故弄虚情的文字游戏。然而,通过半年多写诗的实践,越来越感到音韵与诗内含意义的协调美,是绿叶衬花香,还是花香映绿叶?是古朴诗词底蕴内涵自有的古韵美,真是无法言表其内境深远的历史广涵意义。

只所以这样,我们才坚定不移的发扬光大平水韵文化音律底蕴。时代在发展,诗韵在更文明的走向令子孙后代,能接受和满意的践行中。

习惯的精准发音,代替不了平水韵的全部,将平水韵中的个别发音与精准发音相统一,这样原诗音韵没有改变,只是遇到个别字与现代音的平仄不同时,而用精准的平仄音。

有的朋友提出这个个别字,用平水韵的平仄音律来衡量是出律的。但只限用到个别字。未来就没人说这个字是出律了。因为这是继承中华古体平水韵唯一可走的路,如果不这样,将来明了简单好用,但缺少音韵美的通韵和新韵,将一浪高过一浪的将中华古体韵所淹没。

谢谢诗友们的提醒,我的诗词作品同化于绝大多数平水韵。极其个别的字音与现代精准相反,要么避开,要么同化精准音。

这条路能让平水韵换发新的生机。而且将来也是平水韵主领诗坛,中华古诗韵律发展的大方向。刚开始写时都是凭意境而写,通韵新韵只是初学写诗的过渡产品。没有中华古韵律底蕴音乐美的内涵广大意义。

当真正领略诗韵律音乐的内在涵义,中华古典诗韵音律,是按阴阳五行定制的五音律时,这可是先人在生活与实践中智慧与诗词艺术的结晶。

所以真正写诗,有内涵又有音律美,只有平水韵,不失去祖宗流传的中华诗词文化底蕴。这是根本,其它无论什么韵都是叶。

文章原创,中华诗词古韵律探索发展文化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