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集聚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我国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由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工商联、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共同组织发布了我省“民营企业50强榜单”。这是我省首次对民营企业进行排名,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民营企业发展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为激发非公经济市场活力,我省根据省情连续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实施多项帮扶举措,青海大地上一批批民营企业在“春雨”浇灌下茁壮成长、各具特色,同样也使得我省经济市场百花齐放、多姿多彩。
50强:民营企业不示弱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国民经济基础细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过去一年,各种风险交织叠加,企业发展可谓一个“难”字可以概括。
拿到青海首发的“民营企业50强榜单”让人颇为欣慰。位列第一的远东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实现了175.11亿元的营业收入,不仅在民营企业发展榜单中独占鳌头,更在全省企业中位居前列。而榜单的入围门槛则为2.1亿元。
青海深处内陆,企业发展较为滞后,但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家的不断努力探索下,青海民营企业正在努力实现“身强体壮”。在50强榜单中可看到,企业“体质”较好,平均利润率保持在10%左右。
近年来,我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不再单一,已逐步实现了绿色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在榜单中,有智能电力产品、新能源动力电池、高新电子材料、光伏、光纤预制棒、风力发电机组等企业。回想5年前,我省很多新兴产业还是空白,如今新入驻的企业不仅成为我省民营经济的主体,很多还在技术与规模中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相关产业发展。
在榜单中,还可以看到如青海华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新绿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晶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和藏医药企业,均为我省优势产业。可谓强者愈强,这些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排名靠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因此,我省民营经济要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创新带领,企业逆势而上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很多行业的高增长红利逐渐消退。是继续走依靠加大资金、物质、资源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之路,还是走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市场倒逼企业必须做出抉择。优胜劣汰,市场法则,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发觉苦练内功、科技创新才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
——创新引领技术持续突破。
在青海,有这样一个明星企业——多晶硅产能全国并列第三、全球第七,光纤级四氯化硅产能全国第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这便是位居榜单13名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公司副总工程师宗冰介绍:“企业2015年建成国际首条全部由48对棒加压还原炉构成的万吨级多晶硅单体生产线,项目技术水平2017年经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项目投产后,首次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的低能耗生产,年产15000吨多晶硅天然气消耗比年产5000吨时不升反降,这绝对是一个奇迹。投产至今,累计节能折合标煤约1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624万棵。”
截至目前,该企业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32项,获科技奖励28项;获得大批专利授权,其中近半数为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修订13项,已发布标准6项。
这仅仅是我省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在榜当中,50家企业中40%的企业在生产中都有科研投入,企业科研费用总额达到6.35亿元,至少6家以上的企业研发经费超过千万元。其中,位居第一的远东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达到2.4亿元,用事实证明了高科技投入与高产出的良性发展规律。
——创新坚持主业发展高端化。
在榜单中排名第7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入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公司依托北大先行和北京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青海盐湖资源,开始了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的探索。
2016年,用了整整一年,泰丰先行的技术人员通过对高能量型纳米磷酸铁锂材料合成与改性技术的研究,提升了磷酸铁锂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改善了电化学性能。同时优化了合成技术,低温性能零下20℃的容量保持率达到常温放电容量的77%。
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军说:“现在的泰丰先行,高能密磷酸铁锂已在宁德时代、力神等客户的生产中批量使用;三元素产品成功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的动力电池生产,实现了电池级一次性下线。并且产品的高端化使得企业在行业内越来越有话语权。”
如同泰丰先行,上榜的每一个企业都在自己的行业精心耕耘,有所突破。并且,其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是创新为企业赢得了话语权,是“创新”催使企业登上榜单。
——创新促使企业发展智能化。
5G时代已经来临,而其中重要支撑的就是光纤行业,在榜单中位于第39名的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将是我国整个5G布局的供应商之一。
近年来,该企业启动智能制造项目。
如何组建核心技术团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是摆在企业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在这个企业,无论哪个车间你都看不到扎堆的工人,全智能化、高科技成为企业的代名词。
“整个企业只有300余员工,设备都是智能化的。这不仅节约企业成本,避免重大安全事故,更能提高企业效率。智能化发展不仅仅是我们企业自身的要求更是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内在要求。”企业负责人谢康说。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近年来,我省通过促进民间投资、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信用环境、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搭建融资对接平台等一系列手段措施,不仅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优化营商环境、高效服务非公企业发展,我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重要内容。
目前,大力精简审批手续,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逐步消减,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清零”,并调整取消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同时,全力推进“一站式”审批,省州县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降低了企业办事时间和成本。
各级政府倾力支持,使民营企业发展获得较好机遇,享受政府红利,企业快速发展。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行。“与国内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省企业引领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在全国供应链主导权、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行业话语权、效益效率、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许多技术还处于被垄断地位。青海民营企业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省工信厅权威专家分析。
2019年已接近尾声,期待明年青海民营企业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