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校园暴力不断冲击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李永军的高度重视,他呼吁,我市应考虑将法治教育引入中学课堂,让广大学生从小接受法制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尊法的好公民。
“据《检察日报》报道,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的,这个数字太令人吃惊,而在这70%里面,14—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令人更为担心的是,以2015年1月至5月发生并见于媒体报道的40起校园暴力事件为例,初、高中生高达76%。”李永军说,“一组组数据中,我读出了无数家庭被重伤,读出了无数灵魂在飘摇,读出了千千万万眼睛的期待和无奈,也读出了国家治理的迫在眉睫,更读出了中国梦的呼唤……”
李永军说,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教育教学部分的修改亮点是,将“法制”改为“法治”。一字之差,由静态到动态,这是理念的飞跃,是思想和观念上的进步,为实现中国梦插上了翅膀,但是,愿景虽好,任重道远。法治梦也并非海市蜃楼、空中楼阁,需要我们滴水穿石般地进行变革、创新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法治教育至关重要。青少年的思想可塑性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以权利义务、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为主的法治教育,长大后便更有希望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尊法的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法律。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要继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据此,李永军建议要提高全民法治观念,中小学是主战场,法治教育要切切实实走进中学课程表:
第一,要在中学课程表的设置中明确设置法治课堂,可以一周一节课,也可以两周一节课,总之得走上正规化轨道。反对一学期甚至一学年就做一次法治报告,那只是形式而已。
第二,要有专门的法治教育老师。长期以来,初中阶段法治教育从属于思想品德老师,到了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取代了思想品德,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几乎不见踪影。
第三,要有专门的适合中学生不同阶段的法治教材,起码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不能一样。在编写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在内容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能只顾着吓唬学生,更不能只顾着破案细节。
第四,指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课程的设置不能形同虚设。
第五,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获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挖掘家长中的专业法治人士,提供直观的参观和学习的机会。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李永军说,这是卢梭的一句名言,道理多么明了又深刻,法治文明只有根植在人们的心灵,社会文明才能茁壮参天。记者张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