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itlaoyou-com

2018年的冬天格外冷。

资金链断裂、出货量萎缩、破产重组……在寒风里,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们瑟瑟发抖。

为了应对冬天,厂商们绞尽脑汁,炒冷饭、抱大腿,堆配置、抢首发,无论是头部厂商还是小众品牌,在极度拥挤的空间里站稳脚跟、努力将地盘扩大一寸一尺都是好的。

对于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2018年是丰富多彩又激烈危险的一年,对于还活着的人来说,战斗还在继续。

黔驴技穷

今年的手机大战中,屏幕是一个绕不开的分战场。刘海屏、水滴屏、弹出式屏幕、打孔屏、折叠屏前赴后继,你方唱罢我登场,归根结底,是大家对于屏占比的执念。就像海伦之于特洛伊战争,这份执念也吸引着各家厂商在2018年的新产品上,以0.1%增幅不断迭代,刷新更高的屏占比。

小步快跑的迭代方式,带起了一波新品频发的节奏,不过如此一来,手机型号就显得有点不够用了。

年中,vivo以一款惊艳的vivo NEX拉开了弹出式摄像头大幕,此后OPPO、小米、荣耀、联想等快速跟进,也都发布了自己的或滑盖式、或弹出式摄像头机型,屏占比秒杀此前的刘海屏和水滴屏。当这波风潮渐渐平息之时,vivo又于12月11日在上海发布了另一款以“NEX”命名的新品——vivo NEX 双屏版。

双面屏的概念并不是vivo首发的,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的YOTA3系列和海信A2Pro等机型就已经尝试了正面液晶屏、背面墨水屏的设计,这是在正面屏幕的竞争已经变得穷凶极恶,哦不,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异”——直接突破100%屏占比。

回到vivo NEX双屏版,它与努比亚X一样,没有在背屏上采用墨水屏,而是同样用了液晶屏幕,基本上正面能实现的功能,在背屏上都能做到,实现多任务操作。此外,背屏的主要贡献体现在拍照、游戏和有些鸡肋的“心情传递”功能上。

不可否认,这款颜值在线的双面屏手机非常酷,但是按一下侧面按键、再翻个身使用背屏,然后再按侧面按键回到主屏的操作,确实有些超纲,突破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且3500mAh的电池容量对于两个液晶显示屏来说,并不宽裕,尤其是对这样一款主打游戏新体验的机型来说。

打孔屏也快速走红了。12月10日晚,三星在北京发布了首款钻孔屏手机Galaxy A8s;同日荣耀也预告了将在12月底发布荣耀V20,同样采用开孔屏式设计;而近日小米产业链传出的消息,小米明年1月也将发布采用京东方打孔屏的新机型。

除了双面屏、打孔屏,更极致的折叠屏也已跃跃欲试。正在华为和三星隔空喊话将要首发折叠屏的时候,半路杀出个陈咬金,国产屏幕厂商柔宇科技在10月底抢发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柔宇科技的半路劫杀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但没出预料的是,这款机型至今还在预售中。

更符合现实的情况是,折叠屏的真正较量将会在明年拉开,对于厂家来说,到那时也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屏幕越来越大、手机越来越薄,电池的空间就非常有限,难以提高电池容量,大家就在充电上下起了功夫。从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从“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到华为的40W超级快充,甚至Mate 20的反向充电,都是在手机已经成为刚需高频生活用品的当下,努力解决用户的用电焦虑。

但是,充得快是治标不治本,少充才是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方式。目前来看,电池的悖论依然无解。

在屏幕、充电之外,内存也成为了各家攀比的卖点。

在今年一年之间,智能手机的运存从4GB上升到6GB、8GB,又继续攀升到10GB、12GB。12月18日,联想发布的Z5 Pro 就用上了12+512GB的组合,年中锤子的坚果R1还将内存直接飙上了1T。再看看苹果的3GB和4GB运存,也没见苹果用户觉得运存太小而卡顿、不流畅。

所以,安卓机型如此猛下功夫地刷运存、刷跑分,真的不考虑在更本质的系统问题上动动刀子吗?

除了硬件上的军备竞赛,在AI上的切磋也越来越激烈。中国手机品牌引领全球的照片美化技术除了比拼摄像头的数量,就是依靠在AI算法上的不断突破。从“这一刻更清晰”“拍照更清晰”,到“照亮你的美”“更懂你的美”“偶像级自拍”“拍人更美”“高颜值爱自拍”,Slogan演变的背后,是需求的变化。

在社交、图片分享等风潮的影响下,“清晰”已经满足不了中国消费者了,年轻消费者现在的需求非常直截了当,就是要“美”。

而手机厂商们也抓住了这一点,各种整容级算法让用户的自拍照变得更美的同时,还要保证足够“自然”。在手机厂商的努力下,中国年轻人对自拍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被挖掘了。由此形成的共振与互相刺激,让中国手机的拍照和图片美化技术“一骑绝尘”。

如果这些PK擂台都属于“堆料”的话,那么明年的5G速度战就要“硬核”很多了。如此一想,便不由得有些心疼手机厂商,马不停蹄、焦头烂额的2018年还未过去,2019年的考卷便已经送到了手上。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拿到下一场的考卷已经非常幸运,毕竟在这个冬天,有好几位考生已经被请出了考场。在激烈的竞争大格局下,无论是头部还是小众,智能手机厂商们都必须、只能卯足了劲儿维持生存。

掰手腕

金立破产、锤子垂危、美图托管小米、三星天津撤厂、苹果销量下滑……

两个月不到,中国的智能手机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动,大多数都是愁云惨淡。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的话,则能看出中国智能机市场的“物种多样性”被进一步地削弱了——在这个过程中,华为、OPPO、vivo和小米四大国产头部持续蚕食市场,二线及小众品牌或抱团取暖,或抱住大腿,或摇摇欲坠。

这是一个过程,一个中国品牌内部洗牌、海外插旗的过程。今年,华米OV在树立了国内头部地位之后,在国际化这件事上,都不甘示弱。

动静最大的是小米。

国际化是小米起死回生的助力之一。从2014年起,小米开始推进国际化战略,陆续在印度、东南亚、东欧等新兴市场布局。根据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Q1,小米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40.56亿元、91.54亿元、320.81亿元和124.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7%、13.38%、27.99%和36.24%。今年Q3,小米海外市场的营收已经占到全部营收的43.9%。

尤其在印度市场,小米手机成绩斐然。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2018年Q3,小米占据印度手机市场2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其次是三星和vivo,分别为23%和10%。

此外,欧洲市场也已成为小米的新战场。根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小米都取得了线上第一的成绩。

与印度市场不同的是,欧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用户对产品很挑剔。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曾说,在印度、非洲做销量容易,但那不是国际化,只有在欧美获得认可后才有资格谈全球市场。

所以,不仅是小米,华为、OPPO、vivo、一加等都瞄准了欧洲市场。

OPPO今年的旗舰机型Find X的首发选在了法国巴黎,在就连并高调宣布并大步进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俄罗斯市场,欧洲市场的线上销售比重超过25%。在品牌定位的转变上,OPPO也在谋求更高端的形象,从Find系列最初的代言人莱昂纳多,到R11的巴萨定制版,再到Find X的内马尔和兰博基尼合作款,OPPO的蜕变之路还在继续。

作为俄罗斯世界杯国内的唯一一家智能手机品牌赞助商,这比创下了vivo单项营销投入记录的开支,也为vivo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了进入欧洲市场,OV今年不断强调创新,Find X和NEX用独特的机械结构抹去了iPhone的痕迹,用产品塑造一个不与“营销”“渠道”“跟随”等标签捆绑在一起的新形象。

这几年,华为的旗舰机型P系列和MATE系列都选择在欧洲首发。对于华为而言,欧洲市场的地位仅次于中国,并且已经在这里形成了一道坚实的盾牌。今年以来,荣耀也加快了出海节奏。在荣耀magic2的发布会上,荣耀正式宣布了新logo,变为大写的“HONOR”,并在黑色星期五的战报中,位居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市场的榜单前列。

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荣耀手机2018年4月在印度市场取得了300%的空前增速,成为印度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品牌,其中荣耀9青春版开售90天销量突破100万台。而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18年荣耀手机在印度市场同比增长450%,再次刷新纪录。

性价比攻占印度市场,创新品质登陆欧洲市场,中国品牌出海的节奏踩的稳健有序。

但糟糕的是,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Q3,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销量下滑1%,这是印度市场第二次出现萎缩。与此同时,印度本地手机商Micromax重新挤进出货量前五,其背后有来自政府的支持,也有印度消费者爱国主义情感的作用——虽然只下滑1%,并极大可能是阶段性的下滑,但萎缩的信号一旦发出,便会形成趋势。

在中国市场曾发生过的从蓝海变红海、由增量到存量的故事,在印度市场还会再次重现。印度市场增量空间急剧萎缩,增速减缓,消费者情绪渐渐回归理性,对于前来捞金的开荒者来说,接下来是丰收还是洗牌,难以预见。但想想开拓者三星如今在中国市场的冷遇,或许可以借鉴一二。

未雨绸缪,“死”过一回的小米这回有了更敏锐的嗅觉。

继今年9月的大规模架构调整之后,小米在前不久再次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任命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加码中国市场,小米在“守正”这个点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在国际化、品牌营销上的发力,头部手机厂商们无一例外地还瞄准了IoT领域。OV的IoT生态联盟,小米的产业生态链,华为和荣耀在彩电等智能家居上的布局,联想的SIoT、360的S-AIoT,都在昭示着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已经崛起。

推陈出新,守正出奇,未雨绸缪,代表中国力量、中国智慧的智能机厂商们正在进击。

越过山丘

号角声中,以华米OV为首的中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快速崛起,给苹果和三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眼下,这一支中国手机大军正开赴全球战场,在印度和欧洲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此同时,它们在中国特色“新零售”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策略娴熟于心。

在产品上,各家从高端到入门的产品线也在不断完善,上到欧洲、下至农村,每家都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型号;危机意识也很到位,折叠屏、多镜头、反向充电等新技术和卖点正马不停蹄地向市场上奔去。

这是一场蛰伏已久的爆发。当方向正确的时候,每一步努力都会带来正向的反馈。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7亿台,其中三星手机出货量为0.723亿台,市场份额为19%,位居榜首,出货量同比下降13%;华为和苹果分列二三,出货量分别为0.52亿台和0.469亿台,市场份额分别为14%以及12%。第四名为小米,市场份额为9.0%,后其后分别为OPPO、vivo、Lenovo。

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厂商总出货量的市场份额增长了的33%。如果这是一场群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成为了全球战场上的一支狼群。

处于攻势的中国品牌们意气风发,每逼近苹果、三星等老牌巨头一步,都是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但是,哪怕苹果销量下滑,三星在中国灭迹,巨头的阴影仍然不能被无视。

在硬件之外,让苹果的生态真正丰满立体起来的,是iOS系统开放所带来的软硬件协同。

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库克宣布,iOS全球开发者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遍布77个国家。苹果的开发者已经从App Store赚了超过1000亿美元,现在苹果App Store每周有5亿的访问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应用市场。

再联想到最近苹果因为对APP Store高达30%的抽成而面临的反垄断诉讼,我们便不能理解这句话:你不是在为iPhone的硬件买单,而是在为苹果的iOS软件生态和软硬件协同支付溢价。

iOS的海量用户激发了上千万开发者的热情,开发者们贡献的创意和技术又让苹果用户得以体验到最酷的应用软件——APP Store搭建的超强双边网络效应,在应用软件的供给侧和消费侧都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圈去了过半用户。不奇怪有人说,苹果本质上是家披着手机外衣的软件服务公司。

而对于三星来说,它就是一家披着手机外衣的半导体公司——从SOC芯片、NAND、DRAM、OLED屏幕、CIS,甚至电池,三星都包揽了,在智能手机产业里,能做到如此硬件垂直整合的,仅此一家。

借助在供应链上的强悍话语权,三星仍然能够卡住包括苹果在内的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的命门,铸就了马里亚纳海沟一般的护城河。

所以,当我们看到三星苹果的市占率下滑、华米OV的市占率快速上升的数据时,并不能由此“洋洋得意”,因为核心技术的控制仍然在别处,生态协同的结界很难被打破。

海面之下的冰山是轻易无法撼动的。而5G的到来将会成为一次弯道超越的机会。

一波巨大的换机潮之下,危险与机遇并存,难以撼动的冰山是否会由此碎裂,后来者能否抓住机会踏浪而上,都是这片战场上值得关注的焦点。

“4G华为是领先者,5G时代华为会成为领导者。”一贯高调的余承东对华为在5G时代的表现充满信心。

任正非在上研所5G业务汇报会上也曾说,“如果我们的产品做得好,就能服务世界上绝大多数运营商,这样就能掌握主动权。所以在5G的问题上,我们就是要下定决心做到战略领先。”

11月30日凌晨0点57分OPPO成功打通了全球首个5G手机微信视频通话。出现在视频中的人物是来自OPPO全球6大研究所的工程师,共同高呼“Hello OPPO,Hello 5G”。

在12月6日的第六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vivo披露了5G手机研发的最新进展,其5G样机首次实现了高清移动视频直播。

小米手机也已经在今年 9 月打通了5G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 10 月5G毫米波(mmWave)也已打通连接。雷军表示,将配合全球运营商的5G发布节奏,明年一季度在欧洲上市正式量产的小米5G手机。

联想则在8月就宣布推出了“5G Ready”手机Moto Z3,该手机连接模块就可以变成5G手机。杨元庆称,Moto Z3 能够作为5G接入枢纽的5G模块(联想5G通)也将在2019年初推向市场,届时,联想将成为首批为移动用户提供5G体验的厂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自中国的冲击者正摩拳擦掌,向着拥有反超可能的5G弯道全速前进。

无论是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国际化还是新零售等方面,中国手机厂商都在不断补齐自己的短板,甚至已经打出长板。随着5G大风鼓动船帆,巨浪之下,国产厂商的突围之战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