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正突飞猛进,文化与金融的融合正日益紧密。记者23日从首都文化金融融合论坛现场获悉,截止2016年11月全国共有上市文化企业209家,其中北京57家,占27%。全国上市文化企业共实现融资3932.93亿元,完成投资6717.67亿元(1842起事件)。对此,专家称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呈加速态势,十三五成支柱产业目标将能实现。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力正持续增强,其在资本市场表现也极其活跃。“据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据平台的统计,截止2016年11月全国共有上市文化企业209家,其中北京57家,占27%。全国上市文化企业共实现融资3932.93亿元(305起事件),完成投资6717.67亿元(1842起事件)。其中,北京地区上市文化企业实现融资1358.65亿元(97起事件),占全国的34.55%;实现投资2401.19亿元(657起事件),占全国的35.74%。”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顾永宏在论坛上表示。
 
据顾永宏透露,2015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合计13451.3亿元,同比增长14.0%;资产总计20140.2亿元,同比增长20.6%;从业人员122.3万人,同比增长6.2%。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17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全国占比最高。
 
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明确,到2020年,构建起富有首都特色的“3+3+X”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产业支柱地位更加巩固,成为支撑本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首都建设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名城、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著名文化中心,文化氛围浓郁,创新活力四射,环境和谐宜居。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5%到6%才能够称之为支柱产业。“文创产业,我们现在大的叫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2016年旨占3.86%,比2014年仅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那按照5%到6%这样一个比重来测算,就是十二五提出的要成为支柱产业他就没有完成,所以我们说他差距比较大。”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直言。不过,他认为。十三五期间,把文化产业做成我国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可以完成。“因为你已经达到了3.86%,你到5%也就再奋斗将近1.3个点就可以了。”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产业的集合,对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需求专业化强度大。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空间政策,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并通过产业集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金融和传统产业等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要素在市场运营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可行性的实施路径。
 
据顾永宏在论坛中透露,在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其发展势头也很明显。同样以北京为例,2015年以文化科技融合为特征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规模和增速不断扩大,全年实现规模以上产业收入5616.9亿元,同比增长20.4%。
 
因为,文化创意企业受自身“轻资产、重创意、规模小”等方面的限制,以及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发展过程中普遍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存在着融资“瓶颈”。
 
为此,北京市文资办自成立以来就把完善投融资体系作为突破口,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投融资专营机构、搭建股权和债权投融资项目对接平台等措施,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立体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文创企业发展。
 
而在卢中原看来,金融资本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就是他有文创产业新业态,更多采用新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文创产业的融合,比较热闹,但是跟传统文化产业融合非常的薄弱,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整个文化产业达到了支柱产业的目的就非常困难。“两个产业要融合,要遵循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要研究好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他们的产业发展规律,然后找到与金融产业的契合点。最高层次是文艺本身的规律,第二个层次是产业的规律,第三个层次是技术经济的规律。”卢中原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