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古典家具协会副会长、明圣红木董事长胡敬阳


明圣红木新中式卧室


明圣红木新中式客厅家具


明圣红木在海口喜盈门旗舰店

从唐宋到明清,中国传统家具在发展变化中延续了上千年,有实物可以参照的明清经典款式,已被人延续模仿了几百年。而今随着时代变化,是否还应该继续模仿这些祖宗留下来的款式?适应现代人需要,创新的契机又在哪里?如何结合时代发展将中式家具与中国风装修融为一体……不少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在关注这些话题。记者日前走访了海南省古典家具协会副会长、明圣红木董事长胡敬阳,请他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和设计制作实践,谈了对“新中式”与古典家具创新的理解。

与时俱进,是“新中式”诞生的背景和时代要求

胡敬阳和他的明圣红木近年来既传承制作明清家具经典款式,又在实践中摸索着“新中式”家具创新;既从事家具制售,又以“全屋定制”方式为客户进行“中国风”中式居室装修。在这方面很有话语权。他认为,与时俱进是“新中式”诞生的时代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中式家具和“中国风”室内装修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模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时,新一代设计队伍与消费市场互动之下,孕育出了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尚要素的新中式风格。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又是对中国当代文化逐步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第二,新中式家具主要以明式家具风格为蓝本,并参考了上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极简主义风格,在扎根于本土意识的同时,不排斥西方创新成果,讲究利用线条突出造型韵味,注重造型审美,在家具面与体的呈现上几乎不事雕琢。新中式装修则在融会古今的前提下调动了多种元素,木材、石材、漆艺、金属瓷彩等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巧妙兼柔,明清家具、窗棂、布艺相互辉映,或繁复或简约,适应客户需要,充分调动各种装饰装潢手段。

第三,从与时俱进角度讲,中国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传统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家具或空间,让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得到合适的呈现。

如果要下定义的话,胡敬阳认为,所谓新中式风格就是通过提取传统家居的精华元素和生活符号进行合理的搭配、布局,在整体的家居设计中既有中式家居的传统韵味,又更多的符合了现代人居住的生活特点,让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传统与时尚并存。“简单点说,新中式风格就是在传统中式风格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要求做加减法,去掉过度修饰带来的繁琐,添加了一些现代元素。因此它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观点,也更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做“新中式”设计,要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从事二十多年家具和家装设计的胡敬阳强调,任何创新前提都离不开继承。红木家具在历史上曾独领风骚,本世纪出现的红木家具热说明人们对其价值的认可,也说明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本身有穿越时空的价值。

一要继承传统家具的精髓。明清家具留下了不少看得见的好东西,更早的宋代家具在古籍和古画中也留有一些图案,许多搞新中式设计的也在挖掘和参考。其中精髓需要好好揣摸和吸收。“就中国传统家具来说,我认为有三点肯定得继承:榫卯工艺、框架结构,以及线条和线面结合达到的整体美感和神韵,这些都是应该继承下来的精华。框架结构脱胎于中国古建筑,改了就不是中国家具了。框架又是通过线条来构成和完成造型的,例如椅子的搭脑,线条由细到粗,产生韵律美;外围轮廓线的空灵,又使整个家具的空间产生造型美。中国传统家具面与面之间通过不同风格的线条巧妙组合,才达到美轮美奂,这都值得继承。现在都说中国文化在走出去,成为中国软实力,影响世界,那么文化除了典籍记录外,在器物中也有充分体现。按胡德生老师的说法,传统家具和其他东西相比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富的物质载体,蕴含在家具中的文化也需要设计者领会和继承。”

其次,创新要反映时代发展变化。首先是居住环境的变化。过去是深宅大院,青砖黛瓦,建筑是框架结构,房屋的大木梁架、榫卯结构和传统家具形成交互关系,居室内方方正正,很少有不规则的。现代人的居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平面变化多,常有异形空间。新中式要不要随居室风格出现变化?怎样变?都给我们设计者提出了新课题。

现代人身体生理状况、生活习惯、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与古人不同。旧时代传统礼教对人的行为举止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这在古典家具上也有体现。现代人倾向于舒适、休闲,更多的喜欢合乎身体尺度和舒适度的家具。为此胡敬阳在家具创新设计中既注重合乎人体工学、用起来舒适,又适应当下人审美眼光,尤其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胡敬阳发现,沙发是现代家庭必备坐具,却又最难做好看。太繁琐现代人不喜欢,太简单放到客厅压不住阵脚。不少人喜欢参照宝座设计沙发,其实清代宝座尺寸都很大,当时并非做小了放不下身段,而是体现皇权的尊贵至高无上。但如果现代人去坐它,大了就会“四不靠”,坐上去并不自在。明圣红木考虑现代人习惯,对尺寸按比例调整,造型上也加入了灵动的元素,并适当嵌入大理石或瓷板画等,不仅使用起来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更加人性化,而且有着丰富的美感,很受消费者欢迎。

致力于“新中式”,缔造未来的“经典”

胡敬阳认为,最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家具和其他行业一道进入盘整期,为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转型和创新越来越紧迫。但不能急于求成,萝卜快了不洗泥,而要从设计制作、兼顾使用与审美功能、现代人文环境等各方面入手,慎重进行“新中式”创新设计,逐步摸索出既能让市场消费者乐于接受,又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创新是适应时代要求、不拘泥于古人古制的突破性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创新不能冒进,既不能全盘照搬欧洲人的极简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前人的东西,而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随便拍脑门想出一个东西,或者随意照抄别人的东西,都不叫创新,随心所欲去创新,常常会弄出 四不像 。”

根据明圣红木多年来的经验,胡敬阳认为创新自然需要丢掉一些陈旧的东西,比如老家具中本身就粗制滥造、存在缺陷的地方;其次是过分雕饰、弄巧成拙、累赘无用的东西;再就是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和审美的东西。

“要创新最需要的首先是创新思想,接下来才是方法和技术。思想是指知识、文化、技术和审美感受等综合之后的理念,是综合能力。为此,明圣红木在企业家具生产和居室装修两支队伍中,特别注重吸收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同仁。同时,我们也不断通过培训,让设计、制作人员成为有想法的人。这样,我们出品的家具、做出来的 全屋定制 才能跟上这个时代人们提出的要求。”

据介绍,明圣红木在制作技术上不乏创新之举。如榫卯结构,在继承传统家具榫卯的基础上,会根据不同家具或装修部件的结构要求,因材制宜,设计创新出新的榫卯样式,这就使得其产品结构更趋科学,更适应现代人的要求。

胡敬阳认为创新也要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为此,明圣红木的家具在创新过程中,先要对市场做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拿出设计方案,每年做出若干款创新产品,让市场消费者检验,根据消费者反馈回来的意见,再反复进行推敲、改进,这样,一步步走出了一条与市场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迎来掌声,因此我们要倍加努力。”胡敬阳说,“与世界范围内林林总总的欧美家具体系相比,中国红木家具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明清家具一直有自己的市场,新中式家具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只要把握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我们一定会创制出具有实用、审美和收藏价值的经典家具,让未来世界享有出自这一代人之手的经典之作!” 

蔡之岳/采访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