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转型升级取得重大成就。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4.8:48.9:46.3调整为3.9:43.4:52.7,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25日,浙江省长袁家军在该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面对下个五年,浙江将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回顾过去五年来,浙江破立结合,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成果显著。

在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坛坛罐罐方面,据统计,五年来,浙江累计处置“僵尸企业”959家、淘汰企业落后产能1.3万家、整治脏乱差小作坊11.8万家。其中,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实现关停。

在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方面,浙江通过系列举措,发展成果喜人,如浙江的舟山民营绿色石化等大项目开工建设,以吉利为代表的企业境外并购拓展了转型升级新路径。浙江的八大万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提质增效,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发展。浙江实施的“四换三名”、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浙商回归和“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等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4.8:48.9:46.3调整为3.9:43.4:52.7。仅2017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51768亿元,增长7.8%,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报告还描绘了浙江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蓝图。

今后五年,浙江要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此,浙江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全面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行动计划、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之江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平台作用、高等院校的支撑作用。浙江将聚焦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等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和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同时,浙江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浙江要制定实施3000个“浙江制造”标准,新增10万台工业机器人,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一批“无人工厂”和“无人车间”,推动八大万亿产业、军民融合产业、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经济发展形成良好态势之下,2018年,浙江将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列为该省重点工作。

在具体实现路径上,浙江将加大新经济培育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浙江还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八大万亿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000家,“品字标”企业达到500家。

浙江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启动新兴金融中心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浙江实施投资新政,全面推进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力争有一大批100亿、50亿、20亿产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工。

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也是2018年浙江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浙江要新增500个“浙江制造”标准,启动1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技术改造;实施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和商品交易市场转型提升专项行动,新增200个小微企业园区;加大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整治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的低小散企业,处置200家“僵尸企业”,淘汰1000家企业落后产能,整治10000家脏乱差小作坊小企业。

浙江在破立结合振兴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之时,切实为实体经济税费负担“松绑”。2018年,浙江计划进一步削减涉企涉民办事费用,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物流、融资成本,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50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