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6月30日,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人数为4242万名,比上年新增注册志愿者965万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5.79亿小时。
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其中援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提供的上述数据。
志愿服务蓝皮书课题组成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会长陆士桢,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部部长代恒猛等人认为,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取得了重大进展,志愿服务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不过,课题组认为,虽然我国志愿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在激励保障、行业规范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在激励保障机制方面,相关机制建立尚不普遍、完善。课题组调研发现,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提供的保障主要集中在相关培训、餐饮或误餐补助等方面,分别占到了54.7%和46.2%,而提供志愿者保险的只有32.3%。
在行业规范方面,违规使用志愿者等问题时有发生。在调研“您觉得当前中国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受访者表示,“有的公司打着志愿者的旗号征招廉价劳动力”。
针对上述问题,志愿服务蓝皮书课题组建议,解决志愿服务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亟需推动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的落实。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魏娜看来,过去5年间,我国志愿服务快速进入法治化轨道。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实施。
“慈善法是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也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魏娜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慈善法成为我国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的基础法律。
2017年9月,国务院公布《志愿服务条例》,该条例作为一部志愿服务领域的专门的行政法规,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确定了志愿者权利义务、服务对象权益保障、鼓励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等。
魏娜梳理发现,截至今年6月,31个省级行政区中,已出台志愿服务立法的有20个,其中出台地方性法规的19个;在49个较大的市中,已出台志愿服务立法的有20个,其中出台地方性法规的18个。尚未进行地方立法的部分省区市大多制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志着志愿服务走向法治化。”魏娜认为。
尤其是自2017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志愿服务条例》,针对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作了相应规定。例如,针对激励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针对行业规范问题,《志愿服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不得以志愿服务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
志愿服务蓝皮书课题组建议,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推动法规政策落实的机制和保障,比如依据法规制定实施细则,推动基层部门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