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杀”类游戏最近人气爆棚。然而,其中“杀死别人、自己生存”的游戏规则、暴力血腥的场景引来不少担忧。尤其在未成年人可以非常容易接触手机游戏的当下,“大逃杀”类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含有暴力血腥因素的网络游戏会对未成年人产生哪些影响?
“不良影响毋庸置疑。青少年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又喜爱模仿成人的行为,以显示自己长大了,刷存在感。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血腥、粗口等要素极易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这样,游戏厂商虽然赚到了钱,但社会付出的隐性成本更大。游戏厂商应该对这些不良影响负责。游戏厂商可能会觉得委屈,会认为我们没有唆使未成年人模仿、学习和犯罪,但是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应当有企业家精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健说。
王健认为,教育要有“社会责任”,要引领社会文化的正确方向。同时,社会也要有“教育责任”,要共同凝聚合力,呵护下一代的成长。所以,游戏厂商要有道德底线,要有职业伦理,应当考虑在还没有建立游戏分级制度的情况下,不能把色情、暴力的要素放到游戏中,因为未成年人随时可以接触到。
“如果游戏厂商为了追逐利益,强行上线‘大逃杀’类游戏,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信用评级制度,把这些企业列进失信名单。当然,我们更期待有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的游戏开发厂商,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起来,把手游充满感染力、互动性的形式与具有价值引领性的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促成用游戏思维开发的教育手游的出现。”王健说。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但单方面制裁网游产商并不明智,而应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孙道萃说,目前,应当加强政策指导,引领文化发展。对当前出现的“大逃杀”类游戏问题,可以先行通过行政约谈的方式进行处理,后期也可以通过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规范,同时也要激活行业自治等,以软性治理的法治方式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孙道萃看来,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网络游戏,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两个不同的网络用户主体,实施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建议应加快网络内容分级的立法工作,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网络内容提供制度,对未成年人涉网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事前隔离”保护,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进入“与其年龄、身份等明显不符”的网络游戏世界,通过净化网络空间,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安全,也有效防止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