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即将迎来开业一周年,而距离其25分钟车程的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也将于6月30日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6月14日,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02255.HK)行政总裁王旭光在执惠主办的2017中国文旅大消费创新峰会上透露了以上消息,他介绍,上海和三亚的两个海洋公园项目都将在2018年开业,而位于郑州中牟县与碧桂园合作的海洋公园项目则将于2017年年底开工。

会后,王旭光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开业后,预计首个完整年度的入园人次在250万至300万之间,客单消费人均约为300块,包括门票及园内消费。而票价方面,会与长三角周边的主题公园票价做对标后再决定,不过目前最后的价格尚未确定。

据了解,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的定位是“世界级旗舰式海洋公园”,与海昌其他海洋项目比较,面积最大、极地海洋动物种群最多。整个公园将由9个展示场馆、3个大型动物互动与表演场、2个大型影院以及12项游乐设施设备组成。与上海迪士尼类似的是,海洋公园也会做主题酒店及周边商业配套,酒店为海昌海洋公园自营。

在王旭光看来,由于双方产品不一样,上海极地海洋公园与上海迪士尼或将形成游客的集聚效应。值得注意的是,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将迎来开业一周年,当日乐园举办的一周年活动上,华特迪士尼乐园和度假区主席包正博(Bob Chapek)或将与外界分享开业首年的具体客流量。据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估计,这一数字可能在1100万左右。上海迪士尼度假区5月19日曾宣布,乐园开业后游客已达1000万名。

公司高级总监兼上海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董事长王炜曾对媒体表示,届时可以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包括迪士尼乐园和海昌海洋公园在内的打包联动产品,与迪士尼分享客源。

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总收入增加16.4%,约人民币16.5亿元;核心净利润增加33.1%,约2.24亿元。其中,公园收入增长10.3%,非门票增长达45.8%。目前其在全国有8个已开业运营的主题公园项目,布局在环渤海、华中和成渝,2002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一亿人次。

王旭光表示,海昌海洋公园未来发展中会在存量上按照区域性旅游度假目的地来提升服务,此外还会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包括轻资产管理输出和文化IP。例如,长沙湘江欢乐城海昌欢乐海洋公园项目就是采取轻资产管理的模式,由海昌海洋公园与湖南湘江新区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及中冶建业研究总院共同出资打造。

王旭光透露,其轻资产管理输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公司一部分注资(15%至20%),另一种是景区管理,目前已经签约19个项目,累计合同金额4亿元人民币左右。

“这一块业务已经成了海昌海洋公园很重要的收入和利润驱动力,到2020年我们整个轻资产业务利润贡献要达到30%。”他透露,轻资产项目毛利率为75%以上,利润空间很高。这一数字高于财报显示的55.9%的毛利率。

王旭光介绍,下一步发展将尽量采取轻资产模式,而在业主选择上有三个方向,包括景区的传统改造、植入海洋元素;带着品牌、带着一部分的注资去做轻资产,例如长沙项目;以及地产商的大型购物中心。

王旭光认为,中国市场仍然是全球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动机,专业运营商全球和品牌化战略布局,景区经营向度假区综合模式转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际IP强势布局中国市场,互动体验、科技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多元化创新,融合跨界的发展,产品升级这些也都是趋势。

不过他表示,随着需求端、客户结构的变化,主题公园行业未来增长放缓,尤其是入园人次的放缓,也一定是一个大趋势,并且将来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形成一个瓶颈。而增长驱动力除了入园人次,还在于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来提升人均客单消费的增长。

对于主题公园产业的扎堆投资建设,王旭光认为,资本推动是好事,但是“主题公园不是拿钱砸出来的,也不是拿嘴喊出来的,它还是有自身运营的规律”,对主题公园行业的投资一定要有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