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优渥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玉华,“一不留神”就离开北京,来到重庆踏上公益路。

在这里,她和23名同伴致力于用认知行为学派的理论,帮助那些受到伤害的家庭和孩子走出情绪阴影。

“以前我以为,只要有技术,一切都好办;后来才知道,创建、注册、运营一家社会组织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通往大大的梦想的征途中,她经常被小小的门槛拦住,“本来我是一个心态非常阳光的人,在创办之初,也会沮丧”。

就在她感觉最困难的时候,共青团组织献上“助攻”:没有办公室,就为她免费提供;不知道如何注册,就为她讲授办理的路线图;刚开始打不开市场,就指导她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赢得政府购买项目……

站在共青团的肩膀上,罗玉华和她的江北逸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起步了,进入重庆的“四点半”课堂,此刻,父母尚未下班,罗玉华和千百名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专业、热忱的服务,辅导完成作业,舒缓心理压力,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好评。

而今,她在公益的道路上越来越从容,在网上众筹近10万元,为困境儿童打开心窗,享受阳光的温暖。

“保姆”级的孵化基地服务

罗玉华从“步履蹒跚”到“有洪荒之力”的成长之路,起步于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对于她和刚开始涉足公益的同道者来说,这个约600平方米的基地就如同保姆一般为自己孵化梦想,着眼于每一个细节,给予无微不至的服务。

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入驻后,不用交一分钱就能运行:办公桌是免费提供的,水、电甚至打印纸都无偿使用;需要会客时,有温馨清爽的独立场所;基地还有志愿服务展览室、个案工作室、公益创咖、多功能会议室等,完全能满足初创社会组织所需的硬件要求。

在软件上,刚入行的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这里提供注册咨询、政府购买咨询、组织能力建设、公益创业指导、导师帮扶、交流推介、普法维权、免费办公等8项孵化扶持服务。

与其他地区类似的孵化基地相比,重庆的基地显得别具一格:由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运营,该中心有独立的事业编制,这意味着,在这个“铁打的营盘”上,除了来来往往“流水的兵”,还有“吃着皇粮坚守的带兵将军”。

截至目前,有17个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孵化基地,在基地孵化培育下,重点围绕心理咨询、青年交友联谊、青少年权益维护、公共安全教育等方面推动服务工作。

青年社会组织自己当主角

2016年4月25日,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席会在团市委机关5楼会议室成立,68名会员单位民主选举了轮值主席1名、副主席4名,来自南岸区益友公益发展中心的胡承亮通过投票被选举为联席会第一届轮值主席。

联席会首批把全市最具影响力的68家青年社会组织吸纳入会,这些会员单位有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群团联手推荐,实现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以青年社会组织为核心,让青年社会组织当主角,由青年社会组织说了算”的目标。

胡承亮说,全市青年社会组织终于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大本营。联席会每月组织至少一次分享,本土社会组织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系和合作。“比如竞标承接市民学校服务项目时,开始出现多家组织合作参与的情况。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大家都是各自为政,甚至会恶性竞争”。

联席会还会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具体的项目支持和帮助。

今年“99公益日”,联席会联系具有公募资质的重庆市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征得对方同意开放了平台,认领会员机构的众筹。联席会还召开了两次分享会,就相关问题进行培训,最终,完成了7个项目120万元的众筹金额。

联席会是全市青年社会组织自律、发展、共享的自发性组织,目前,联席会正在发起建立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评估体系,将适时发布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排行榜,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四有四送”助推梦想

重庆共青团旨在为重庆市青年社会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 “四有四送”的服务“套餐”,即:联系有机制、服务有阵地、孵化有平台、引导有标准;送政策、送导师、送培训、送项目。

张晓莲就受惠于这些套餐,她是刚起步的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的创办人,最初,办公硬件设施差、员工专业水平低、项目申报流程不熟悉,让她感觉步履艰难。

2016年6月,中心在孵化基地申请到两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基地定期开展的创业指导、文化沙龙、技术培训等活动,让她们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种指导课程,比如周教授讲政府购买项目的文案技巧和流程,齐教授讲开展公益活动的理念和规律,市民政局全芳老师讲《慈善法》……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非常大”。

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她的团队越来越成熟。在团市委的动员和指导下,他们参与了团市委向社会组织购买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服务项目的竞标,成功中标奉节、巫山、巫溪3个县的社区市民学校服务项目,项目金额20余万元。

中标后,张晓莲激动地说:“背靠共青团这个大平台,能帮助我们提升对外交流的形象。我们是在基地的羽翼下茁壮成长的!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会忘记是共青团让我们的脚步更坚实!”目前,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已顺利通过了市民政局预登记核名。

除了提供面对面的学习交流,重庆共青团还打造出资源信息库,公布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事项,发布社会组织活动信息,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间的无缝对接。

 团组织延伸“手臂”增强获得感

重庆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地区,联系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成为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团市委依托重庆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紧密联系青年社会组织426个,孵化市区两级青年组织56个,开放全市1.2万余个城乡市民学校成为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和青少年事务社工实训的实践基地,培养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700余人。

就在社会组织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他们也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团市委承接的“彩虹守护计划”青年禁毒宣传教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等10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共计1893万元,17个服务青年群众项目共计2700多万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等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其中,专项列支198万元,面向11个社会组织采取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购买城乡社区市民学校服务项目,在相关区县选取2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市民学校。此举实现了“三个第一”:全市第一次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面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事务类服务,全市第一次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现区县广泛覆盖,全市第一次将“社工+志愿者”模式提升至政府采购层面在社区推广。

“没有服务的联系是无效的联系。团组织只有真正建立起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青年的长效工作机制,才能切实增强党政获得感,社会组织和青年群众的获得感。”团重庆市委书记周波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 实习生 乔梦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1月16日 08 版)